打印

您当前的位置: 校友风采

张弛:黑白键中未尽的缘

  • 发布日期:2014-09-29
  • 浏览次数:3812
尘缘中琴声,月皎波澄,一种情韵令人回味;黑白键上下起伏,起起落落,不知其中隐藏多少故事;轻轻触碰,难以猜透它是经多少缘分串联,才使得每个音符都保有那平静而坚韧的心。
张弛——音乐表演专业2009级本科毕业生,现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音乐表演专业,攻读硕士学位。2009年他以632分的成绩考入中国海洋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大学四年间,曾获国家奖学金、连续三年学习一等奖学金、山东省艺术高校师生基本功大赛一等奖、长江杯钢琴比赛山东赛区青年组一等奖等荣誉。这位大家口中的“传奇”人物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去寻味。就让我们走近他,去了解他与音乐之间一直未尽的缘分。
初见——这样与你相识
琴声如诉,所有最美的时光,最灿烂的风霜,而或最初的模样,都缓缓流淌起来。
——舒曼《童年情景》
初见钢琴是在六岁。作为张弛的生日礼物,钢琴就这样走进了他的生活。每天,当其他小朋友在外游戏玩耍时,他却只得在家中安心练琴。虽然那几年,钢琴只是作为他的业余爱好,但是小小年纪的他却展示出过人的天赋。“2003年,我将要升初中,老师有意向让我走专业道路,提过到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试一下。” 但是最终这个想法并未达成。客观上,时值非典,没有办法去北京。主观上张弛的父母不希望他过早抛弃学业,毕竟年纪还小要学知识。就这样,他放弃了第一次走上专业道路的机会。
暂别——足球还是钢琴?
钢琴世界,用行云流水般的音符阐释人的情怀,诉说着如诗如画的梦境,以及那逝去的曾经。
——舒伯特《小夜曲》
张弛给人的印象温文尔雅,但令人想象不到的是,他还是一个足球狂热分子。“在我心里,足球第一,钢琴第二。”张弛笑着说。小时候的他甚至想过做职业的足球运动员,但由于家人的反对,他只能放弃。然而,正是因为他对足球的这份热爱,促成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转折。
张弛初中就读于青岛市重点中学,初期成绩一直排在级部前十名,这样保持下去,完全有机会冲击名校。然而他因踢足球受重伤,初一到初二休学一年。这次受伤导致他的成绩开始下滑。“那时候我心里就想,唉,上不了北大清华了。”张弛略带玩笑的说。那时候的张弛学业压力特别大,在他的印象里,每天根本见不到太阳。“早上天还没亮就出门,晚上天黑了才回家,周六也要上课,学业太重了,琴虽然在坚持但是练得很少,感觉要放弃这条路了。”
重拾——再与你重逢
在琴音的怀抱中甘甜休憩这纯美的钢琴声,诉尽无限的爱。优雅的钢琴演奏,能唤回你对那些曾经爱过的地方的美好回忆。
——柴可夫斯基《四季》
进入高中后,他一直过着平淡充实的生活。虽然学习成绩因为之前的受伤有所下滑,但也依然优秀,分科之前一直保持在级部前十名,有时还会得第一名;分科之后也一直在级部前三名。但是,这样优异的成绩也没能束缚住他对音乐的热爱。
“到了高二的时候,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感觉还是喜欢音乐,那时候学校会举办一些跟音乐相关的活动,一参与其中,就发觉这才是自己真正喜欢、想要做的事。”
而他想走专业音乐道路的想法令许多人不理解,也有不少人为他感到可惜。但为了学习音乐,他正开始一步步进行着转变。彼时,一切以音乐为主的想法已在张弛心中慢慢生根发芽。
“按我的性格和喜好,我是喜欢理科的,但由于音乐和历史人文联系更多,我就选择了文科,如果不是这样,我一定是标准的理科生。”不仅是学科选择,那时候为了重拾钢琴,张弛有时下午四五点钟就回到家里开始练琴,后来干脆只上半天课,每天从中午一直练到晚上。“也可以说是我有自知之明吧,我准备艺考的时间很匆促,高二才开始,已经算起步很晚的了,但是选择钢琴之后就是有想练琴的劲,一点也不觉得苦。”就是凭借这股韧劲、这种坚持、这份天赋,张弛顺利考入了海大艺术系。
依恋——愿与你相随
相遇的甜蜜、孤单的苦涩,都是你我的回忆。缤纷、透明,令人玄感沉醉的诗调是属于你的音乐情歌。
——李斯特《爱之梦》
进入大学后,张弛对自己的评价就是有点“小认真”。“大一入学后劲很猛,每天上课练琴,逐步从业余踏入正轨,当然所有人都是这样的,每次都是新生一来,整个琴房就全被占了。”张弛笑着回忆。
因为张弛的刻苦努力,也让校园里有了“北琴南笛”的传说。张弛在大学期间有两个好朋友,一个是吹竹笛的,一个是吹长笛的。那时候的琴房还是用南北来标记,每次练琴他都和吹竹笛的哥们一起去,一个在南四、一个在北四,他们总是练到最晚,每次都等到琴房大爷要锁门时才肯离开,“南四北四”、“北琴南笛”的说法就这样产生了。
“我们俩是舍友,总是一起去琴房,也总是被琴房大爷催着回宿舍。那时候我们老是对着门练,这样互相比着。每次练累了,想稍微偷点懒的时候,一听对门还在练呢,就赶紧再练一会。挺有意思的,也算是一种督促吧。”
经过大一大二的努力,张弛在大三时基本修完了课程,开始着手准备考研。
追随——路上总会波折
琴声如诉,是在过尽千帆之后,岁月把心迹澄清,是在身隔沧海之时,沉淀所有的波澜壮阔。 
——贝多芬《悲怆》
大三上学期时,张弛也曾有过彷徨。“那个时候真的是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想练琴但也安不下心,因为不知道未来是会怎样,练琴有什么用?练琴是为了什么?不能没有目的地练吧。”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张弛最终决定,到美国读研。
对于出国的问题,他称从开始学习音乐时就有想法了。由于不想找中介,所有的事情都必须自己来做。上网查找学校、看学校网站上的要求、教授的邮箱、写各种各样的申请、个人陈述、自我简介、填调查问卷等等。那时候准备这些繁琐的事情是一大难题,而“语言”这关也同样难过。美国大学秋季开学,所以保证在这之前通过考试,才能省去到美国读语言学校这一步,为此,张弛前后共考了四次托福。幸运的是,他在那年的3月份抓住了最后一次机会,顺利通过考试。
其实张弛在出国之前,也曾尝试过去考上海音乐学院,但是因为准备的时间太过短暂,最终并未考上。“当时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因为我的第一选择还是想出国。”虽然张弛明白这么仓促的时间内考上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他对结果并不看重,他认为即使考不上,学习的过程也会让人得到进步和提高。
音乐学院的老师很希望张弛能够再跟他学习一年,因为在他眼里张弛是一个很有魅力很有才华的学生,如果再学习一年,真的难以想象,他会发生怎样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但是,经多方面考虑,张弛并没有选择留下,最终还是决定出国。从此开始异国求学之旅。
坚持——与你的缘恒在
月光下的黑色,泛着寂寞的光芒,高雅,安静,绝望,风中传来它的声音,寂静而淡漠,诉说着演奏者的那些过去,告诉我们那些梦想和努力,在这里实现。
——贝多芬《月光》
张弛刚到美国时存在语言障碍,“那时候感觉不能完全听懂,一直在查字典,几乎每一句都要查一下,听不懂关键词真的很难受。”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他很快融入了新的环境。 
在美国的这一年,张弛不仅技能上有进步,头脑更是得到提高。这不仅是手指更快、更强壮,更重要的是见识更多、更理性、更专业。不会再混混沌沌、不知所措,而是让目标更正规、更明确、更清晰。“通过学习,让我知道这就是对的,这就是权威。”
在国外学习的这段时间里也发生了不少趣事。有一次,早上九点上专业课,张弛居然起晚了。“当时真的是吓死我了,一睁眼还差十分钟就要上课了,脸也没洗我就奔过去了,但还是迟到了。这个老教授平时非常严厉,如果你做不好会直接把你骂出去。”还好那天他只是让张弛先出去喘口气,练一会再进来上课。“自从那次以后,我的教授再安排课程的时候就会说,不要把张弛安排在上午,我真是出名了。”
“艺术家要耐得住寂寞”这句话在张弛的身上很好的得到了印证。放寒假的时候,张弛并没有回国,他用一句“在校园里松鼠比人多”形象地总结了那时的生活。“寒假很多中国人都回国了,我一天说的话不超过十句。”因为没人说话,他只有在买饭或者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才会跟收银员说上两句,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开学。
开学以后,恰逢除夕,在中国人眼中意义非凡、喜庆热闹的春节对张弛来说也只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天——按部就班上课。在异国他乡,这些都是他必须承受的。
从国内到国外,张弛经历了不同的生活环境,接触了不同的音乐形式,感受了不同的音乐氛围,有过新鲜、有过兴奋、有过孤独、有过思念,这种种情绪围绕着他,伴随着他。而他的音乐之路还在继续,他也正一笔笔勾勒着未来的蓝图。“对于未来,我希望自己能够在硕士毕业后回国发展,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但如果没有理想工作的话,也会考虑读博继续深造。”
交错的黑白键孕育着各种乐声,轻轻触按出每一组和弦,回忆那点点滴滴的斑驳记忆,叙述着意想不到的种种片段。张弛与黑白键的缘还未尽,待续新的故事尘封其中。
 
文:刘一鸣

Copyrights @ 中国海洋大学校友会
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 邮编:266100
电话:0532-66783901 邮箱:xiaoyouhui@o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