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您当前的位置: 校史一页

校史回眸:从兵营到大学

  • 发布日期:2014-08-14
  • 浏览次数:28166

 

一、从渔村到兵营

1891年之前的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位于青岛村的地界。当时青岛市区遍布着十几个渔村,隶属于即墨县仁化乡文峰社,这里的村民像今天的沿海渔民一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他们一边打鱼一边务农。鱼山校区就位于八关山、青岛山和信号山围拢的区域,一条青岛河蜿蜒流经青岛村。

自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落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英法俄日德美等殖民国家开始侵略中国,在中国建立租借、通商口岸,疯狂地掠夺中国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清朝政府意识到了情况的严重性,开始建立了海军衙门,在威海的刘公岛建立了海军基地。后来李鸿章乘船对胶州湾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认为青岛是不可多得的天然良港,于是上书清光绪皇帝,光绪皇帝批准在胶澳(青岛的旧称)设防,时间是1891年。这件事情,在青岛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青岛从此告别了渔村时代,进入了社会的视野。青岛市把1891年定为青岛建制的之始。2001年是青岛建制120周年,举办了很多纪念活动。所以说青岛是一个很年轻的城市。

1892年清政府派登州总兵章高元率四个营的兵力2000余人移驻胶澳,其中两个营(时称东大营)驻扎在海大的鱼山校区,即鱼山校区一校门到五校门之间,在这里建设清朝的兵营。青岛的总兵衙门设在青岛河畔,今天人民会堂的位置。

在清朝政府在青岛设防的同时,德国殖民者也开始打起了青岛的注意。德国作为后起的殖民者,当其羽毛丰满时,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很多老牌殖民国家把世界已经分割完毕,德国殖民者急于寻找一块自己的满意的殖民地。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德国派出顶尖的规划设计师和地质学家,对中国沿海进行了地毯式的排查,最后总选定了胶澳。原因是胶州湾是一个天然的不冻港,湾阔水深,适合于建立港口,并且山东腹地有丰富的煤炭、棉花等资源,可以修建铁路和港口连接起来,把山东的资源源源不断的运往德国本土。

德国人对青岛的侵占计划,已经确定,只是缺少一个侵占的理由。1896年山东巨野教案爆发,德国人以此为借口,于189711月侵占了青岛。1898年,德国政府逼迫清朝政府签订了条约,条约规定,德国人租借青岛99年。从此青岛开始长达17年的德国殖民统治时期。德国人为了把青岛建设成为东方的模范殖民地,在青岛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建设。除了建港口和铁路以外,军事建设也是重点。德军侵占青岛之初,暂时占用清军兵营原址。自1898年起,先后在清军兵营原址和台东镇、沙子口、李村、沧口等地,建兵营10余处。德军新建兵营后,除保留原总兵衙门外,清军的4座兵营均被拆除。在德军新建兵营中,比较大的有4座,即:“毛奇兵营”(今登州路7号址);“俾斯麦兵营”(原清军广武中营址);伊尔蒂斯兵营”(原清军嵩武中营址);“小泥洼兵营”(原清军广武前营址)。原清军嵩武前营址经修建后,为德军宪兵队占用。

俾斯麦兵营是继伊尔蒂斯兵营之后,德国在青岛修建的第二座大型的兵营,也是这4座兵营中,规模最大、设施条件最好的是俾斯麦兵营。这个位置原来是章高元驻防时的东营,亦称嵩武中营。原有营房设计简陋,阴暗、潮湿,通风效果差,缺乏必要的给排水设施,遇到青岛潮湿的季节,极易爆发传染性疾病。因此,尽快建造卫生、整洁,符合德国标准的现代化军营是非常迫切的要务。俾斯麦兵营的营房选址在俾斯麦山(即青岛山)脚下原清朝兵营的旧址上,1903i号营房开工至1909iv号营房竣工,历时7年,耗资约75万马克。建造了呈“h”型的四座营房,此外,还建有礼堂、军官公寓、士官公寓、枪炮修理厂、马厩等附属建筑。由总督府建筑管理局设计,马尔克斯监理,承包商f.h.施密特公司负责施工的iii号营房,被德国学者约瑟夫·林德评论为“堪称对未来的建筑产生积极影响的典范”。奢华的南立面采用了新哥特式的装饰,优美的拱券,大块花岗石砌筑的墙壁,明亮、通畅的外廊饰以小型的罗马柱,凸字形的山墙中心为德意志帝国的鹰徽浮雕,这些装饰让两座部队营房更像是欧洲沿海的度假旅馆。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营房的设计采用了新的卫生标准,除了宿舍配有与厕所分开的盥洗间,甚至还引入了更为先进的抽水马桶。

位于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的俾斯麦兵营建筑,当初有10余栋,保存下来的有:水产馆1、2号楼、海洋馆,地质馆、一多楼和原来的档案馆楼。

关于俾斯麦兵营建设的史料很少,《胶澳发展备忘录》(是德国胶澳总督府向本国国会提交的在中国的租借地——青岛的施政和发展报告)简略的记述了俾斯麦兵营建设的原因及过程。原因是:“卫戌部队目前临时居住在中国兵营,可以肯定,及时花费很大对这座兵营进行修缮,长远看来,也不符合安置部队所必须有的卫生要求。因此,尽可能早地建造新的兵营是绝对必要的。”并且在新兵营修建之前,德国殖民军队采取了权益措施。“在直至宽敞的新营房建成前的这段时间内,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部队驻扎条件,特别是通过对中国旧营房进行广泛的排水好建造一些棚舍等措施设法进行最必要的补救。”(据《胶澳发展备忘录:189810189910月报告》

据《胶澳发展备忘录》,俾斯麦兵营建设的过程如下:

计划为另一连队在以前的东大营所在地建一兵营,以改善一部分士兵的居住条件,目前他们还居住在华人的房子里”。(190010月至190110月报告)“为了给驻军更加卫生的住房,本年度在俾斯麦山(注:今青岛山)脚下,首先修建可容纳两个连队的营房,来取代中国老兵营(东大营)。建营位置极好,风景如画,可以眺望大海和珠山山脉。兵营建筑里有专门的漱洗室,也设有冲水厕所。在东亚还是第一次大规模地修建这种设施。1903年夏季,整个兵营可以交付使用,因而,就又可以腾出了一处卫生条件极差的旧式中国兵营——炮营。”(190110月至190210月报告)“定期地、尤其是在雨季认真地关照士兵的吃、住问题。原先建造的卫生条件极差的炮兵板房已被拆除,炮兵已进住进了完工后的俾斯麦兵营。”(190210月至190310月报告)“已为俾斯麦山旁的第三座士兵楼以贮藏室和车棚安排了内装修工作”。(190310月至190410月报告)“第三座士兵楼和俾斯麦山旁的贮藏室楼已交付使用”。(190410月至190510月报告)“为安置自中国胶州城撤回的连队,计划在紧靠俾斯麦兵营的地方建造4栋营房”。(190510月至190610月报告)“因同一原因(注:是指由于不断有海军下级军官的家属迁来保护区),19076月开始为官员和士兵在俾斯麦兵营建宿舍。1906年便已设计的这座兵营的最后一些楼房四号营房和军械维修库,同样开工建设”。(190610月至190710月报告)“在俾斯麦山下的兵营设施中,1908年初建成了军官宿舍楼和军械修理车间。第四栋,即最后一栋士兵宿舍楼将在1909年春交付使用。军官食堂已经粗建完毕”。(190710月至190810月报告)“第四座士兵营房已在1909年春季建成并交付使用。扩建现有马厩为22个槽位的工程和建造机械班用车库工程正在抓紧进行。军官食堂已于1909121日建成并交付使用”。(190810月至190910月报告)。

俾斯麦兵营和附近的德国人修建的青岛山炮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系统,从兵营到炮台,有地下通道,可以运兵。

二、收回万年兵营的斗争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人为了侵占青岛,和德国人在青岛进行了一场战争,史称日德战争。青岛由此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唯一的远东战场。战争以德国人战败而告终。日本人趁机侵占了青岛,对青岛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殖民统治。日本殖民者侵占了青岛后,随即建立了军政合一的青岛守备军司令部,对青岛实行军事管制。日本侵略当局接管了德国在青岛和山东的一切特权和利益。德占时期的俾斯麦兵营驻扎了日本军队,日本殖民者将其改称万年兵营。

日本殖民者为了巩固了其在青岛的统治,大肆进行经济掠夺。随着日本侨民的不断增多,日本人在青岛开办了很多的中小学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日本中学,位置就是在海大鱼山校区的位置,今天的鱼山校区一校门到大学路校门和五校门之间的区域,就是当年的日本中学。海大鱼山校区的六二楼、胜利楼就是当年日本中学的教学楼和宿舍楼。鱼山路体育场,就是当年日本中学的运动场。日本中学建于1922年,属于集仿主义风格的建筑,与俾斯麦兵营建筑风格相近。由此看来,鱼山校区的历史建筑基本上分成两大群落,一是俾斯麦兵营建筑群,一是日本中学建筑群。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118日,巴黎和会召开,中国政府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资格赴会。在全国人民的强烈要求下,中国代表要求将青岛及山东的权利由德国直接交还给中国,提出取消各国对华的不平等条约和在华特权,直接归还山东青岛领土主权和取消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但因英美法等西方大国纵容日本,使这种努力失败,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191954日,北京大学学生上街游行,提出了“誓死争回青岛”、“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坚决反对签订合约,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响应,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反帝运动。山东各地人民为收回青岛,也做出了坚忍不拔的努力和百折不挠的斗争。1919628日,在中国人民的严厉督责下,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后来,在国人舆论的强大压力和英美的斡旋下,中日重新走到谈判桌前,对巴黎和会悬而未决的山东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交锋。经华盛顿太平洋会议和北京会议马拉松式的拉锯战,双方终于于192224日签署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其《附约》。该条约共二十八条,附件六条。内容有:胶澳租借地归还中国;德国所占公产交还给中国,日本占有的公产部分仍归日本所有,余者由中国抵价收回;日本在六个月内撤退;胶海关交还中国,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将胶澳租借地全部开辟为商埠;中日合作开采矿产、盐业,电台、海底电缆由中国赎回等。由此可见,日本同意将青岛交回中国,中国政府被迫同意日本在青岛保留大量政治、经济、军事利益。该条约了签订从此拉开了收回青岛主权的序幕,围绕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的国际斗争告一段落。

然而,收回青岛的道路是曲折的,日本殖民者不甘心失败,企图最大限度地保留在青岛的各种权益,设置了种种障碍,提出了各种无理的要求,凸显了中日双方自19222月至192212月,在具体收回青岛过程中的所进行的斗争。其中,收回万年兵营就是典型的例子之一。

根据中日签订的《解决山东悬案条约》,万年兵营系德国公产,在日军撤离后理应归还给中国。但是日本守备军司令部首先提出利用万年兵营来创办青岛商科大学。他们认为,像万年兵营这样宏大的建筑,在日军撤离后,作为兵营的作用不复存在,为了维护青岛守备军的既得利益,日本殖民者找到了所谓发展青岛文化事业这样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他们之所以利用万年兵营创办大学,就是想达到继续占用万年兵营的目的。之所以利用兵营创办大学,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是日本人已在青岛建立了很多小学和中学,唯独没有大学,如果创办一所大学,就可以在青岛建立起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达到对青岛人民进行奴化教育的目的;二是为了对抗美国在青岛的势力。当时,美国人也对青岛进行了文化渗透,曾经创办过一所青岛大学预备学校。同时利用万年兵营创办一所大学,不容易引起中国人的反感和抵制。

青岛商科大学创设之时,中日交还青岛的谈判已近尾声。192224日,中日双方代表在华盛顿签订《解决山东悬案条约》,青岛商科大学拟定的校址也纳入应交还中国的公产范围。日本如想使用,必须征得中方同意,围绕商科大学的谈判成为当时谈判的重要内容之一。

1922724日,日本驻华公使、谈判代表小幡酉吉首次向中方谈判代表王正廷提出,希望中国能把万年兵营及原防备司令官舍无偿让渡给日方用做商科大学校址。王正廷针对日本殖民者想利用万年兵营开办大学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经过斗争,日本殖民者被迫放弃,万年兵营终于成功收回,为开办私立青岛大学奠定了基础。

三、创办私立青岛大学

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后,将其开放为国际商埠,这个时候,青岛已经成为北方著名的港口,发达的基础设施,无可比拟的自然环境,引发了北洋政府、社会贤达和文化界有识之士的共同期盼:青岛应该成为文化的中心点,在青岛应该出那个办一所中国人自己的大学。

在青岛创办大学,来自三个方面的力量:首先想在青岛设立大学的是中华民国教育部。19233月,中华民国教育部特派李贻燕赴青岛调查教育。李贻燕在调查后呈报的《调查青岛教育报告书》中,建议北洋政府应予青岛设立国立大学。《调查青岛教育报告书》节选部分如下:“李贻燕谨识。结论……(青岛)山明水秀,诚理想的文化都会惟一候补地。地方教育经费预算之应增加,小学教育、社会教育、职业教育之宜改良增设,固不待言。即中央政府应予青岛设一国立大学,不特可为收回青岛之一大纪念,而齐鲁於中国历史上为圣人邦,阐扬文化,昌明教育,亦国家应负之责任也……(六)青岛大学:青岛为天然文化中心点,德国前此办理大学,其发达成绩即可预知。应予此地设立大学一所,以便各省子弟入学,离政治中心较远者可得安心讲学,而学子亦可得安心求学。俾斯麦兵营若能拨充甚为适宜,若从新建筑,则湛山临海一带山麓平地亦觉宽旷。”(《胶澳商埠教育汇刊》附录)。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办国立青岛大学,校址最好选在俾斯麦兵营(即后“私立青岛大学”校址)。

但办学需要很大一笔钱,教育部提议仿照德华大学经费筹措之例,由教育部和山东、直隶(今河北)三方共同出资。可惜如此良策,因当时南北政府的对峙而不能实行。

第二方面是民间力量,主要是康有为。康有为于1917年第一次来青岛,就爱上了青岛。带有青岛文化标识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就出自康有为的手笔。1923年康有为再一次来到青岛,并在青岛福山路6号(今福山支路5号)购屋定居。康有为早有办大学的想法,康有为早有办大学的想法,地址就选在了万年兵营。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吾拟开一所大学于此,就近收到万年兵营(即俾斯麦兵营)为之,亦相距数百步耳。扶仗看云之暇,与天下英才讲学而教之,实为乐事。”但因为兵营被北洋陆军五师作为驻军之所,康有为没有办法让军队迁出而深感遗憾。后来他的想法在上海实现,19263月在上海创办了“天游学院”。

第三方面是青岛胶澳商埠督办府。1923年熊炳琦以山东省长身份兼首任胶澳商埠督办。据当时《济南日报》报道,督办府的高等顾问陈干向他提出了在青岛创办一所大学,得到了他的支持,但因为地点、资金等问题都没有解决,一直停留在口头上。1924331日,高恩洪出任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督办。5月,青岛士绅和教育界人士刘子山、孙广钦等向高恩洪建议创办青岛大学,得到了高恩洪的大力支持。529日,在胶澳商埠督办府成立了私立青岛大学筹备处,会上公推高恩洪、邵钧农、宋传典、傅炳昭、张德纯、刘子山、王子雍、宋雨亭、丁耀西、孙炳炎、孙广钦等11人组成校董会,负责筹备工作。还聘请梁启超、蔡元培、张伯苓、黄炎培等24人为名誉董事。督办公署划拨青岛兵营(德占时期的俾斯麦兵营)为筹建地址。

高恩洪要在万年兵营创办青岛大学,必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迁出兵营的驻军;二是落实办学资金。

当时山东是直系军阀的势力范围,直系健将高恩洪作为胶澳商埠督办,在青岛士绅和教育界的支持下,力主利用万年兵营创办大学,但是该兵营已被直系军阀青岛第五师王翰章部占据。在万年兵营继续驻兵还是创办大学的问题上,高恩洪和军方产生了矛盾,双双一直争执不休,官司一直打到直鲁豫巡阅使、直系军阀首脑吴佩孚那里,双方各派专使去洛阳请吴大帅核定。吴佩孚是蓬莱人,出身书香门第,尊崇孔孟,素以儒将自负,懂得教育是立国之本的道理。于是毅然决定,该兵营不再驻军,专作兴办教育使用。1924年9月15日,胶澳商埠督办府第870号公函批准:“准将青岛兵营本校永作校址。”高恩洪利用俾斯麦兵营创办了私立青岛大学,开始了青岛民族高等教育的历程。

关于办学资金,迟迟落实不了。在高恩洪为办学资金踌躇莫展之时,青岛总商会为协助解决这一问题,于1924619日召开常务董事会议,决定致函驻青岛美国公使施尔曼和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顾维钧,请求拨给庚子赔款创办青岛大学。青岛总商会有鉴于此,为协助解决这一问题,于1924619日召开常务董事会议,决定致函驻青岛美国公使施尔曼和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顾维钧,请求拨给庚子赔款创办青岛大学。青岛总商会致驻青岛美国公使施尔曼的函如下:
“为庚子赔款业经贵国宣布退回,规定用途亦希敝国施之教育,高谊盛情,至为感荷。
1
.青岛在国际上有重大之价值。
2
.青岛为最新商埠,交通便利,大学设于此地,亦有发展之机。
3
.青岛有种种专门设备,如码头工程、铁路工厂、农林试验场、轮船等,均可予学生以练习之机会。
4
.青岛当局现正计划创办大学,已勘定万年兵营之房(可容学生二千余人,建筑费约百万元)作为校舍,若以赔款办大学于此,自可得有利之协助。
5
.收回青岛为华会结果,如在青岛设大学,无异在此建一华府会议之纪念品,而永久表彰贵国在国际上之荣誉。(《青岛工商史料》第四辑,中国民主建国会青岛市委员会、青岛市工商业联合会、工商史料工作委员会编,19875月出版,178页。)
  青岛总商会同时又致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顾维钧函。以上两函意见虽均未被有关方面采纳,但青岛总商会关心教育之热忱,可见一斑。

高恩洪创办大学得到了青岛士绅的大力支持,校董事会几经磋商,最终决定:士绅捐赠了4000元,胶济铁路局每月拨付6000元,胶澳商埠督办高恩洪每月拨付1万元,总算落实了办学资金。

19248月21日,校董事会举行会议,公推高恩洪为校长,聘请孙广钦为校务主任、李贻燕为教务主任,接收刘子山出资创办的私立青岛中学为附属中学。报请山东督办府备案,私立青岛大学于1924年8月成立,学校的筹建工作应经完成。招生工作同时展开。8月中旬,学校在北京、南京、济南、青岛设点考试招生。限于条件,只录取工、商两科学生各40名。学生大多来自山东、江苏、湖南、广东等15个省市,还有9名学生来自南洋和朝鲜。罗荣桓、彭明晶、张沈川等一批具有先进思想的青年考入。9月15日,私立青岛大学首届学生入学,并宣布学校法规。9月20日,学生正式上课。10月25日,学校补行开学典礼。私立青岛大学将本日定为成立纪念日。中国海洋大学也将这一天定为校庆纪念日。

私立青岛大学作为中国海洋大学的前身,在校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意义。私立青岛大学青岛市第一所由国人自己创办的大学,开青岛民族教育之先河,也是国人在齐鲁大地上创办的第一所本科起点的现代意义的高等学府。私立青岛大学的创办,为后续办学提供了理想的校址、校舍,其办学宗旨,学科框架、严谨学风对学校的不同历史时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opyrights @ 中国海洋大学校友会
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 邮编:266100
电话:0532-66783901 邮箱:xiaoyouhui@o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