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您当前的位置: 校友风采

“当院士不容易,当好院士更难”———访张偲院士

  • 发布日期:2014-06-23
  • 浏览次数:2502

                                                    

【人物名片】张偲,1963年5月生,海南省文昌市人。1985年7月,在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3年5月,张偲出生在文昌市一户普通家庭里,父亲是小学教师,母亲是农民,有一个妹妹和两个弟弟。父母对张偲要求严格,使他从小时候起便养成了认真、踏实的习惯。从小学到高中,他一直勤奋学习,高中毕业后,便以第一志愿考取了山东海洋学院的海洋生物专业。
  1981年8月,十八岁的张偲离开故土,与同乡郑有任(物理海洋专业)、赵平孙(海洋植物专业)三人一起踏上了北上求学的征程。三位海南学子先搭乘长途汽车到海口,在那里换乘轮船的五等舱到广州,再从广州坐火车从上海中转,历时整整七天才到达青岛。


   千里之行,跬步千里

    大学时期,张偲是一个内向的人,“大学生活平平淡淡,没什么故事,按照课程安排该学习学习,该去图书馆去图书馆,很少会参加集体活动,偶尔与同学们相约去操场打球、去海边游泳,锻炼身体。”
  张偲踏入大学校门后有过一批特殊的学长学姐,这些前辈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与这些前辈接触让他受益匪浅。“这些前辈们彼此之间年龄相差很大,入学时学习基础参差不齐,但他们都很珍惜大学时光,学习特别刻苦。”受这些学长学姐影响,张偲在学习上也一直严格地要求自己,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由于家境贫寒,父母每月最多给他寄5元生活费。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学校每月都给他发放伙食金和生活补贴,以缓解他的生活压力。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张偲始终怀着一种乐观、知足的心态,这对他日后的工作影响深远。
  当时,张偲所在的班有30名同学,中间1人出国,1人休学,直至毕业一直保持着28人的规模。一二年级的班主任是周正灵,三年级时换成了郑家声。谈起自己读书时的老师,张偲说,山东海洋学院的老师都很有责任心,“当时给我们补习英语的王惠珍老师,不辞辛苦,利用周末和假期给我们补课,她认真负责的形象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此外,无脊椎动物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李嘉泳教授、从事海洋生态学研究的李冠国教授等都给张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成为他迈入海洋大学堂的领路人。
  初到青岛,也有很多让张偲感到好奇的地方。1981年11月,青岛下了大雪,对于在热带气候环境下长大的张偲来说,这让他感到十分新鲜,也顾不上冷,就和同宿舍的李军、徐长安、陈兰涛、丁夏明、薛钦昭等人一起去运动场上堆雪人、打雪仗。那时候学校还开设了游泳课,张偲和同学们常常去第一海水浴场游泳。
  工作的同时,张偲考取了在职博士,成为南海研究所自培的第一位博士,跟随潘金培所长、王宁生教授等老师从事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读博士期间,张偲经过多年积累的学术才华和科研实力得以显现,并获得学术界同行的认可。1997年获得海南省青年科技奖和广东省首届“十佳博士生奖”,1998年获得中科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1998年7月张偲作为中科院南海所自己培养的首位博士顺利毕业,并被中国科学院特批为研究员。
  在学术科研的道路上,张偲始终遵循着中科院“任务带学科”的原则,不断调整细化研究方向,从本科时的海洋动物学,到硕士时的贝类生物学,到博士时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再到现在的海洋微生物多样性,张偲这个在南海边成长起来的少年,一步一步走进了海洋科研的殿堂。凭着积极求索的进取精神,锋芒初露的张偲,立足南海这个大舞台,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孜孜以求,硕果累累

   从1986年开展硕士学位论文试验研究开始,张偲就把自己的家乡海南省作为科研工作的第一站,在三亚鹿回头中国科学院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开展实验研究工作,顶烈日,迎海风,有时甚至会遇上台风和暴雨,这些都没有使张偲退缩,他顽强地坚守着自己对海洋科研的承诺,一干就是十个年头。
  2009年12月17日,以张偲为首席科学家的我国第一个海洋微生物“973计划”项目———“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的生理生态效应及其生物合成机制”正式启动,为创新药物和特色环保制品的开发奠定了基础。作为我国热带海洋生态工程的学术带头人,张偲把微生物研究和生态工程相结合,发展了热带海洋生态工程理论,促进热带海洋生态保护和生物资源利用的工程化,为发展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海洋生态文明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开展海洋微生物、热带海洋生态工程研究的同时,张偲也重视海洋微生物的绿色利用,并把目光瞄准了海洋药物领域,开展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开发。近年来,他领衔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化学生态学学科组”先后负责了“热带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利用技术”、“南海生物活性萜类和生物碱的构效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海南岛红树植物的活性化合物及其化学生态学的研究”、“马氏珠母贝氨基多糖胶囊的研制”等国家“973计划”前期研究项目、国家“863计划”课题、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项目和广东省优秀团队基金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33项。其中,“热带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利用技术”分别获得了2004年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和200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张偲与他的团队分离鉴定了1100多个海洋生物化合物,发现了139个新化合物,筛选出93个具有抗老年痴呆、抗肿瘤、抗菌或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完成了国家药准号新药“海珠口服液”、两个保健品、多个功能食品、系列化妆品和新生物农药的研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张偲在海洋科研领域的辛勤付出,为他赢得了许多社会荣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海南科技进步特等奖、广东省科技成果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创新奖、广东省专利金奖、广东省丁颖科技奖、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海洋科技先进工作者……这累累硕果是张偲几十年踏实肯干、孜孜以求的辛勤付出换来的。2013年12月19日上午,他又收获了一份沉甸甸的荣誉———当选为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
  当选院士后,张偲比从前更忙了,日程每天都排的很满。虽然工作很忙、很累,但谈起自己的科研领域、中科院南海所的未来发展和院士的职责时,张偲眼前一亮,侃侃而谈。
  他说,海洋微生物大约有2亿个种类,但可培养的还不到1%,可利用的更少。我国的海洋微生物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微生物———高科技———大产业,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后工作的方向是:“希望把我国海洋微生物的基本状况(家底)搞清楚,研究开发利用部分海洋微生物的价值,争取应用到海洋生态保护、环境修复、医药保健等领域,并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做好这一行业的人才培养工作。”

 

 

Copyrights @ 中国海洋大学校友会
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 邮编:266100
电话:0532-66783901 邮箱:xiaoyouhui@ouc.edu.cn